新闻资讯 \ NEWS

青岛养老院鼓励老人要善于养神治身

来源:青岛养老院   作者:青岛养老院    时间:2015-12-26
    青岛养老院的专家倡导中国养老要从祖国医学中探索其精髓。祖国医学还把人的精神活动区分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认为人的七情活动不可“过”,“过”则伤身,甚至引起疾病的发生。在我国最早的医学着作《内经》中,即具体论述了七恃过激对人身伤害的情况:“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忱,伤肺,惊恐伤肾。”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疑虑、恐惧、悲伤、愤怒等不良情绪,更容易诱发疾病。因此,老年人应及早认识到养神治身的重要性。

    一、青岛养老院表示喜怒有节。《内经》记载:“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做驾驭自己情感的主人,不恣意任性。当要“勃然大怒”或“欣喜若狂”之时,当力求自我克制。要避免刺激,转移刺激。林则徐在清廷朝政腐败,外敌侵凌的困境中,内心虽极愤怒,但他面临当时的处境,在自己的房间里专门写了两个大字:制怒。经常提醒自己,防止节制发怒;俄国着名作家屠格涅夫在劝阻别人吵嘴前,习惯地先把舌尖在嘴里转十圈,先让自己心平气和、镇静下来。这些都是为了节制喜怒。

    青岛养老院

    二、二、心境宽舒。嵇康在《答难·养生论》中特别强调老年人精神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养生有五难:“一为名利不灭;二为喜怒不除;三为声色不去;四为滋味不绝;五为神虚精散。”老年人要善于养生,就要注重精神修养,做到心境宽舒,坦坦无忧愁。而要使心境宽舒,就要克服嵇康所说的“五难”,要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为非原则的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孔子的心胸是非常开阔的,对待生活持达观态度。“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不怨天,不尤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老年人要知足不贪,“戒之在得”。青岛养老院的以为老人在旧社会过着苦难的生活,她生育过五子二女,如今已是五世同堂了。她一生勤俭朴素,为人慈善,乐善好施。她从不大喜大怒。如今她耳不聋,眼不花,对往事记忆清楚,生活自理,甚至还能做针线活哩!又如去年国庆节时我亲自拜访过的我国着名书法家、长寿老人苏局仙,老人家已是107岁的老寿星了。老人见有客至,起身相迎。

    三。青岛养老院倡导适应四时。人们的七情变化同季节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例如阳春三月,人的精神往往开朗、舒畅;夏季烈日炎炎,人的心情也会变得烦躁、沉闷、压抑。所以,人的精神活动也应适应季节天气的变化,予以调节。融和春日,蕃秀之夏,应常到室外走动,远眺山林亭阁,近闻鸟语花香,心中自然愉悦频添,神志旷达。秋季景物萧条,容易引起老年人的垂暮之感。因此老年人不要过度沉缅于往昔,避免因思念往昔亲朋而伤感,忧郁的情绪容易使人产生无聊、老朽无用和江河日下之感。胡思乱想对健康非常不利。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宜早睡觉,晚些起身,使情绪意志藏匿安静。一日之内也要清晨舒展活跃,白天精神饱满,傍晚安神悦志,睡前静心少思,这对精神调摄是大有裨益的。
返回 新闻列表
1321086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