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科学控糖成为公众关注的健康话题。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改变传统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蛋白质→主食”的顺序进食,可有效平稳餐后血糖波动。
一、进餐顺序显著影响血糖水平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调整进食顺序对控糖具有明确效果。有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试验表明,最后吃主食的一组比先吃主食组餐后血糖峰值降低约50%。蔬菜和蛋白质类食物可延缓胃排空,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快速吸收,从而避免血糖剧烈波动。这种“先菜后饭”的模式,尤其适合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
二、“蔬菜-蛋白质-主食”顺序
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率先进入消化道,能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随后摄入的鱼肉蛋奶等蛋白质,进一步延缓消化速度;最后进食的主食因前序食物铺垫,葡萄糖释放显著放缓。青岛新万增养老院专家指出,这种分层消化机制相当于为碳水化合物“踩刹车”,使胰岛素分泌压力大幅减轻。
三、实操简单易行
相较于严格的饮食限制,调整顺序的方法更易坚持。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温馨提醒,对于糖尿病老人,早餐可先吃凉拌蔬菜和鸡蛋,再食用馒头;午餐先喝汤吃菜,最后搭配米饭;晚餐先食用菌藻类,再进食少量主食。
四、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
虽然该方法普适性强,但营养不良者应保证蛋白质优先摄入,胃病患者需避免空腹大量粗纤维。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建议,健康人群也可采用此方式预防代谢疾病,但需注意整体营养均衡,不可因控糖过度减少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