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运动少、生理功能下降、基础疾病和服用多种药物等原因好发便秘,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高达22%以上。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老年朋友如果由于长期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会直接引发或加重肛门直肠病变,还会导致头晕、心悸、乏力、烦躁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口臭等多种症状,长此以往严重影响老人身心健康。今天,我们就为老年人科普“五招”应对功能性便秘。
一、合理膳食,增加膳食纤维
老年人应注重膳食调理,多吃粗粮、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薯类、全谷粗粮、玉米、芹菜、丝瓜、黄瓜、西红柿、胡萝卜等。青岛新万增养老院专家指出,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改善便秘症状。此外,适量饮用含益生菌的酸奶也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进一步缓解便秘。
二、充足饮水,软化粪便
在保证食物摄入的同时,青岛新万增养老院专家指出,老年人应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ml以上,并尽量做到少量多次。晨起空腹时,可先饮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以湿润胃肠道、软化粪便,促进排便。
三、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广场舞等,能够加快肠道蠕动,促进粪便排出。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建议,老年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坚持锻炼。此外,腹式呼吸、提肛运动、腹部按摩等锻炼方式也有助于增强肠道功能,缓解便秘。
四、建立良好排便习惯
老年人应养成晨起排便或餐后一小时排便的定时排便习惯。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听音乐、看手机或报纸等行为,以缩短排便时间。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温馨提示: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助于形成规律的肠道生物钟,减少便秘的发生。
五、保持乐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
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导致或加重便秘。因此,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当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缓解精神压力。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老年人,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