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通常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老年人体质较弱,很多老人在伏天常感身体不适,那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体内的阳气减少,不当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使得阳气受损严重。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在三伏天做好养生,对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
1.合理运动,补充阳气
老话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三伏天进行合适的户外运动和锻炼,有利于为身体补充阳气,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在三伏天运动也成为很多老人的选择。但需注意,老年人在伏天锻炼身体时,也应注意把握好合适的度。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温馨提示,夏季炎热,日照时间长,老年人的锻炼时间应该选在早上或傍晚,选择遮阳且通风的地方。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内为宜。过度出汗反而会耗损健康,因此老年人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散步、慢跑、钓鱼、揉揉腿、拍拍手来舒经活血,切不可过度疲劳。
2. 晚睡早起,静心养气
《黄帝内经》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夏季昼长夜短,处于阳气充盛,阴气不足的状态。人的气血从内向外调动,这个过程需要阳气充分地往外调动。进入伏天后,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青岛新万增养老院专家建议,老年朋友可在11点前睡觉,早上6-7点起床,同时可保持30-60分钟之内的午睡,适当的午睡可补充睡眠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疾病的发生。
3.饮食清淡,少吃寒凉
三伏天天气炎热,能力消耗较大,需要有合理的饮食才支持身体正常的运行。在饮食上,不宜吃得过于荤腥油腻。可适当多吃些苦、酸的食物,多喝温开水。苦味食物可以清热泻火,还可以健脾胃、除潮湿,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等,酸味食物如柠檬、乌梅、葡萄等,能敛汗生津,健胃消食,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此外,“去火”也是三伏天养生的必备功课,可以选择绿豆、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食物。
4.外出防暑,室内防寒
三伏天天气炎热,老年人也应该格外注意避暑。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建议老年朋友三伏天最好不要中午出门,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减少中暑的概率。外出时,应做好相应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保持充足饮水,可随时携带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