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许多地区气温忽冷忽热,或又冷又湿,变化无常。青岛新万增养老院专家提醒,春季要注意防病祛湿。
忽冷忽热,心脑血管事件易高发
春季天气忽冷忽热,使得人体心血管系统调节紊乱,血管内膜上的斑块不稳定,容易溃破,形成血栓。
心脑血管病发病前往往有征兆,要格外注意:首先是脂糖代谢异常,天气忽冷忽热就容易饿,一饿就会多吃,血糖升高,人会犯困、头晕、头痛、头胀,眼皮有重坠感,不想睁眼;其次,胸口发闷、心绞痛、心跳加快,或感觉胸口憋气、透不过气来等,这些是血压升高、冠心病发作、心衰发作的信号,要加以警惕。
有心脑血管病者要做好日常身体监测,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即便没有异常,也要定期体检,每到季节更替之际,要找专科医生复诊。老中青患者在不同季节需相应调整药物,不要四季或数年守用同一个方案。
“风湿季节”当心风湿病复发
春季多风,湿气重,风湿病患者容易复发,因此春季被称为“风湿季节”。如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起时关节僵硬不灵活,伴疲劳、发热等症状,说明疾病正处于活动期,要及时去风湿病专科就诊。
此外,季节更替还会引起生物钟改变,部分人会出现失眠、焦虑、抑郁。主张多吃陈皮、山楂、山药、萝卜等。也可用素馨花、合欢花、贯叶金丝桃泡茶饮,以改善失眠。另外,以艾草熏房间,可减少上呼吸道感染。
防病注重衣食住行和祛湿
衣:注意“春捂秋冻”,适时增减衣服,做好防寒保暖。
食:不吃甜腻、油炸食物,可适当吃一些辣味的菜。家中炒菜时,可在菜中添加一些酒。
住:注意通风。天气潮湿时,可适当开一两扇窗,客厅开窗5~10厘米,卧室开窗5厘米左右。若室内湿气较重,可以开空调、除湿机,使室内干爽。
行:多参加文体、社交活动。天气晴朗时,多出去走走,晒晒太阳,爬山、踏青、赏花都比较适宜。
祛湿良方:阴雨天,如感觉疲倦、犯困、乏力,腹胀、头胀,大便黏滞,睡眠质量差,可以适当通过祛湿的方法调理身体。1.根据身体症状,适当服用藿香正气丸(水)、滴丸。2.陈皮5~6克,泡茶饮用。3.生姜片3片,锅中焙至轻微焦黄,加3~5克红糖(糖友勿加糖)煎水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