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是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虽名为小寒,但实际上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所以民间常说:小寒胜大寒。万物负阴抱阳,此时天地阴气重,阳气少,因此青岛新万增建议要注意敛藏精气、固本扶元。
吃好三样
1、金针菇。小寒时节,必须进补御寒。但是很多人虚不受补,所以需要先养脾胃。其中金针菇可以补气益血,调理脾胃。无论是做菜还是做汤,都是很好的选择。
2、虾仁炒百合。小寒进补,要阴阳同补。虾肉恰好可以补肾阳,又能滋肾阴。大补,却不燥热,不油腻。与百合同食,口感更为清爽。是小寒时节,最佳的温补食材。
3、燕麦。越是寒冷的季节,心脑血管发病越多。所以冬季进补,也要注意心脑血管的养护。燕麦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喝好三样
1、腊八粥。古时腊月祭祀,必吃腊八粥。一方面是祭祀五谷之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腊八粥对身体大有裨益。腊八粥调和五谷,其中红豆补养脾胃,糯米补虚寒,薏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花生润肺,核桃补肾。所以腊八粥不仅是习俗,也是食疗的好方法。
2、当归生姜羊肉汤。冬天很多人喜欢吃麻辣羊肉火锅。健旺阳气,抵御寒冷。而生姜和羊肉同煮,则还能缓解神疲乏力。配以当归,则可以补养精血,散寒止痛。
3、丝瓜西红柿粥。冬天进补一多,人会产生内热,咳痰。所以要适当清热通气。除了萝卜之外,丝瓜、西红柿也是很好的选择。
做好三样
1、防止冷辐射。室内温度和墙壁温度差距很大。靠近墙壁时间太长,容易被冷辐射所伤。2、不要早晚洗头。最好在下班之后洗头,彻底吹干之后再睡觉。3、外出不要用嘴呼吸,会让冷空气直接刺激喉咙。尽量用一半鼻子,一半口腔。减少冷空气对人身体的直接刺激。
小寒“三暖”
暖头:“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人的头部是平衡整个身体热量的最主要部位。小寒节气处于三九的前后,此时,身体处于适应寒冷天气阶段,若头部受寒,极易引起感冒。
暖足:冬季时,大多数人的脚部温度偏低。脚底有很多穴位,受凉后会引起人体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慢,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病、气管炎等。
暖背:背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背部保暖不当,风寒邪气极易入侵,耗损阳气而致病,或者旧病复发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