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NEWS

青岛养老院提醒:健康“吃素”,没那么简单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11-29

    “大鱼大肉”曾是人们对饮食生活的美好追求,在不愁吃穿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吃素。素食对身体有什么益处?又有哪些弊端?素食应该怎么搭配才健康呢?青岛新万增养老院营养师教你科学吃素食。

 

    适当吃素好在哪

 

    素食人群是指以不食肉、家禽、海鲜等动物性食物为饮食方式的人群,又可分为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人群等。

 

    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研究发现,食用高品质的素食(如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以及豆制品)可大幅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素食含有较低含量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以及钠盐,还含有较多的植物化学物,如多酚、类黄酮等,具有抑制胆固醇吸收与合成的作用。

 

    改善肠道菌群:肉类太多的饮食会使肠道中致病细菌快速生长。而富含膳食纤维的素食则会增加肠道有益菌,改善肠道菌群,有益全身健康。

 

    素食者更需补营养

 

    素食人群需要认真对待和设计膳食,如果膳食组成不合理,将增加营养素缺乏风险。素食者最容易缺的营养素是维生素B12和欧米伽3脂肪酸。人体缺乏维生素B12,会出现疲劳、肌肉功能差等症状,导致舌炎、红细胞减少、心功能降低和生育力下降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会造成不可逆损伤,特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伤害最大。欧米伽3脂肪酸则与大脑发育、心血管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抑郁症等多种非传染性流行病密切相关。因此,素食者应坚持以下膳食原则:

 

    多吃新鲜果蔬: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等,尤其是深色蔬菜中含量更多:建议每天摄入新鲜蔬菜300克-500克;水果200克-350克。

 

    每天摄入足够豆类: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等,豆类和谷物搭配一起吃,有助于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每天摄入50克-80克大豆,多选择发酵豆制品,如腐乳、豆瓣酱。

 

    增加全谷物食物的摄入比例:谷物类食品是提供人体能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素食者应比一般人群增加全谷物食物的摄入比例,每天三餐应保证至少一次有全谷物或杂豆类。

 

    多吃藻类、菌类:藻类、菌类不仅口感鲜美,还能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适量吃些坚果:坚果可以补充油脂和微量元素,建议每天吃坚果类食物25克-30克。

 

    少吃加工食品:尤其是“仿荤素菜”,如素鸡、素鸭等,其中的脂肪含量和热量都高于鸡肉、虾仁。

 

    长期吃素也会血脂高

 

    不健康的素食习惯,同样会引发高脂血症,通常表现为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加工素食不当使人体摄入大量油脂:许多素食餐厅或自己煮素食的人,为了追求口感和味道,往往使用大量油脂和调味料烹调,或食用油炸过的素食加工品,如素肉、素排等,很容易不知不觉吃进过多油脂。

 

    点心吃多容易摄入反式脂肪酸:有些素食者爱吃点心,这些烘焙西点、派饼、饼干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过多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都会产生坏胆固醇,引起高胆固醇血症。

 

    不良饮食习惯会造成代谢紊乱:如果素食者还存在其他不良饮食习惯,如吃饭过饱,喜吃面食,爱吃宵夜,或者很晚才吃晚餐(例如九点以后),吃饭速度太快等,更会造成机体能量代谢紊乱,引发高脂血症。

 

    只有健康、科学、合理的素食习惯才能真正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吃素而吃素,忽略了其他营养的补充,那么一样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返回 新闻列表
1321086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