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NEWS

青岛养老院专家告诉您:怎么运动才能安全降血压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11-18

    积极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今天青岛新万增养老院为高血压患者解答,怎么运动更健康,如何运动更安全?

 

    如何判断运动强度够不够?

 

    可以根据心率来衡量运动的强度,一般最大心率(220- 年龄)的75%~80% 即可。中老年人和体弱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运动时安全强度的心率为:安静心率 +(30~40)次/分(可以上下浮动)±10 次/分。用自身感觉来简单判断运动强度。 还可通过以下几点判断:运动后睡眠良好、第二日晨起的脉搏基本恢复到平日水平、无明显疲劳感觉、情绪正常或者更好。

 

    不能忽视的“热身运动”,也不能忽视“冷身运动”

 

    运动前一定先做热身运动 5~10 分钟,对脚腕、膝盖、胯部、腰背、四肢进行拉伸,能够很好地避免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损伤。运动结束后要让身体逐渐放松,需要做拉伸动作,至少 10 分钟,我们可以叫“冷身运动”。运动结束后不做拉伸运动或直接停下休息,容易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表现为心慌气短、头晕眼花。

 

    高血压患者在运动中不宜做的“高危动作”

 

    1.  憋气动作 。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要避免做憋气动作,如举重、拔河、引体向上等。憋气时,血压升高,容易导致突发心脑血管急症。

 

    2.  迅速低头弯腰动作 。当人迅速低头弯腰的时候,大量血液会突然流向脑部,造成脑部血压爆发式增高,如果脑血管弹性较差,可能会造成脑出血。

 

    3.  下蹲起立动作 。下蹲时会压迫腹部,不能进行足够深的呼吸,导致血液中氧气含量不足。如果下蹲后起立的速度较快,会使脑部的供血突然减少导致跌倒,容易诱发脑梗死。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时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前要先监测血压,如果血压在180/110mmHg以上,则不建议进行运动,防止发生脑出血等并发症。如果血压在 180/110mmHg 以下,应先服用降压药物之后再进行运动。运动时不要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应以打太极拳、散步、慢跑为主要的运动方式。同时要注意有无头痛、头晕、心悸、胸闷、心绞痛等症状,如果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把血压控制好之后,高血压患者可以做剧烈运动吗?

 

    高血压患者是否能做剧烈运动,要分情况对待。通常来说,中青年患者多数为单纯的低压升高,经过药物控制血压正常了,可以进行一些剧烈运动,如快跑、篮球、足球等。老年人多为单纯的高压升高或高压、低压都升高,不建议剧烈运动。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无论年龄和血压水平,都应避免剧烈运动。

 

    高血压患者在运动中如何预防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

 

    症状识别 。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心绞痛等心脏病发作的征兆,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任何事情,坐下或平躺。

 

    处理措施

 

    ① 如不适症状在 1~2 分钟没有缓解,如有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一片;如不适症状在 3~5 分钟没有缓解,或有加重,舌下再含服 1 片硝酸甘油,继续等待 5 分钟,必要时再含服 1 片。

 

    ② 马上呼救,让他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紧急转运到最近医院急诊中心,不可自己驾车前往医院。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常见运动风险及预防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面临的最严重问题。运动后可能会发生急性血糖下降,即使在高血糖阶段,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包括颤抖、虚弱、异常出汗、焦虑、口和手发麻。神经性低血糖症状包括头痛、视力障碍、反应迟钝、遗忘、昏迷。需要注意的是,低血糖可能会在运动后 12 小时出现。

返回 新闻列表
1321086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