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NEWS

青岛养老院教你避开四大养生“误区”,秋冬少生病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11-16

    进入11月,早晚温差变大,老年人免疫力降低,容易诱发各种疾病。那么秋冬季如何养生,才能安稳度过秋冬,有哪些常见的养生误区需避免?让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来告诉你。

 

    误区一:秋冬等于全身挨冻

 

    最近时而出现气温回升的现象,过多过早地增加衣物,一旦遇到气温回升,出汗后受风,很容易感冒。但“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器官都要冻,有些部位,如颈部、后背、腹部和脚等就要格外注意。另外“秋冻”也并非人人都适宜!脖子、后背、腹部和脚,这4个部位千万不要冻!

 

    适当的“秋冻”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下面4类人群比一般人更易受到寒冷伤害,最好根据气温和身体感觉及时增添衣物,如糖尿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肠胃不好的以及胃病患者、老寒腿患者。

 

    误区二:贴秋膘人人都适合

 

    以前,平常百姓家不能经常吃到鸡鸭鱼肉,加上天热胃口差,人们的体重总体来说偏低。天气逐渐转凉之后,胃口开始变好,为了弥补夏天的亏损,也为了抵御寒冷,民间便有了立秋之后多吃肉的说法,这就是所谓的“贴秋膘”。

 

    而现在大部分体重正常的人是不需要贴秋膘的,特别是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以及有痛风、三高、胰腺炎、胆结石、慢性肾炎、肠胃炎等疾病的患者,若盲目增加肉类的摄入,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贴秋膘是针对虚的人群而言,有虚才要补。

 

    适合贴秋膘的人群:气血不足阳虚、气阴两虚。“贴秋膘”除了需要认清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哪些食物也是个大学问。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建议大家在贴秋膘时,主要注意两点:适当用白肉代替红肉、吃点薯类防肥胖

 

    误区三:秋不食姜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年之内,秋不食姜”这句俗语,却不知道为什么秋不食姜。秋季气候干燥,养生以“燥则润之、注重养收”为原则。而生姜属于辛辣刺激食物,性质较热,多吃容易上火。

 

    然而,这并不代表秋天里一点生姜都不能摄入,其实只要我们控制好摄入量,是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影响的,比如我们在烹饪时可以加少量调味。除了添加少许入膳,在秋冬季患风寒感冒时,生姜也能派上用场。中医认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热病需用寒凉药物缓解,寒病需用温热药物缓解。如果秋天因受凉感染了风寒感冒,可以服用生姜汤,还能起到暖胃止呕、祛寒止咳的作用。

 

    误区四:秋瓜坏肚

 

    入秋以后,体内阳气渐趋衰弱,阴气则越发弥漫。这时如果过量食用西瓜、哈密瓜等寒性食物,易使脾阳不振,导致脾的运化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腹泻、便溏等胃肠道不适,所以才有了“秋瓜坏肚”的说法。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像寒凉体质和脾胃虚弱者应少食或是不食寒性瓜果,切忌贪凉、贪食。这类人群在秋季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有利于脾胃的“温鲜”食物,如白扁豆、山药等,使脾胃阳气得以健运,可免受“坏肚”之苦。

返回 新闻列表
1321086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