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是指完全或部分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这类老人有如吞咽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等多种表现。临床上常用国际通用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对进食、如厕、沐浴、穿衣、控制大小便及行走等进行评估,结果分为完全自理、以及轻、中、重度功能障碍。失能老人如何护理?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护理员告诉你护理技巧。
1、口腔护理
老年人牙周疾病患病率较高,口腔的温湿度、食物的残渣,都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照护者可早晚用盐水棉球擦拭口腔,注意棉球干湿度以不滴水为宜,防止过湿引发误吸,神志清楚且无吞咽障碍的老人可用漱口水去除口腔异味。
2、皮肤护理
失能老人多数伴随行动障碍,长期卧床老年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压疮,因为局部长期受压,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破溃,即褥疮。一旦出现皮肤破溃,对失能老人无疑是雪上加霜,照护者掌握预防方法尤为重要。床垫要软硬适中,可使用防压疮气垫,每2小时~4小时协助老人翻身一次,可在老人全身骨隆突处放置气垫,如骶尾部、髋部、肘部等,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3、管路护理
部分失能老人长期携带胃管、尿管等,管路要妥善固定,防止反折、以及翻身时牵拉造成管路滑脱。记录好更换日期,提前预约社区医院进行管路更换。
4、进食护理
老年人宜食用清淡宜消化的食物,进食速度宜慢,进食过程中不要和老人交谈,防止误吸。卧床老人进食后应抬高上身30度~45度,保持大概3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引起的误吸窒息。
5、体位护理
失能老人偏瘫居多,一侧肢体活动不利,患肢处于失能失用状态,如果不给予正确的摆放,对老人日后的功能锻炼、机能恢复有着不可逆的伤害。以仰卧位为例,要在老人偏瘫一侧膝部外放枕头,防止屈膝位突然旋转造成肌肉拉伤;足部保持足尖向上,防止足下垂造成功能失用。
6、安全指导
有些半失能老人可以缓慢行走,但行走步态不稳,反应能力下降,使跌倒时有发生。老年人常伴骨质疏松,跌倒后骨折风险大大增加。要通过有效预防,最大限度避免意外发生,日常穿防滑鞋,使用助行器具,屋内物品摆放尽量固定,活动空间宽敞无障碍。
7、心理护理
1)尊重:尊重老人所有不良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2)倾听:与老人沟通交谈并耐心倾听老人的倾诉亦或杂乱的唠叨。
3)称赞:多多称赞,用一些积极的语言和动作给予老人正面的心理暗示。如:奶奶真棒,或竖起大拇指等等。
4)引导:鼓励和引导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集体活动,增添生活趣味,转移老人的注意力。
5)服从:对于某些较强势的失能老人,满足他们的支配和自主欲望,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服从他们对自己护理的安排和要求。
5)音乐:采用音乐疗法,如经典老歌教学、沙铃伴奏等,缓解老人的苦闷、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