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皮肤是防御感染和外界环境创伤的第一道防线,当人步入老年,皮肤变更薄、更干,更脆,这些改变使得皮肤更易发生损伤和感染。所以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提醒,此时更要重视老年人的皮肤护理。
一、干燥皮肤
大多数老年人皮肤会发干,甚至发生老年性干燥症。干燥症皮肤呈鳞屑状,手掌、足底皱褶加重。干燥皮肤导致发痒、鳞状脱皮、裂纹,使得细菌易于侵入发生感染。皮肤干痒可以是局部的或全身性的,可能会影响睡眠,因抓搔进一步加重皮肤破损而出现感染的可能。在冬季、加热的建筑、湿度较低的部分国家或地区皮肤干燥情况会更严重。
预防:皮肤干痒可以通过每周洗温水澡不超过3次,并减少肥皂在腋窝、腹股沟、头皮和足底的使用来预防。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润肤剂的规律使用也可以有效预防皮肤的干燥。润肤剂如石腊油、乳木果油、可可油以霜或膏的形式应该在皮肤湿润时即使用。乳液也可以使用,但乳液蒸发快,保湿效果不好,因为乳液的成分主要是水分。润肤剂的使用可以导致湿滑、跌倒等问题的出现,应引起注意。
治疗:泡温水浴(不要用热水)后涂抹石腊油或脲基润滑脂是最好的水化皮肤的方法,可帮助结合角质层的水分。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皮肤的鳞屑化可以通过包含AHA果酸(阿尔法羟基酸)或乳酸的产品的使用得到控制,但是使用高乳酸成分产品的治疗性价值尚不清楚,尽管此类产品能促进鳞屑的去除,但它也同时会刺激皮肤的炎性化和干燥。
二、皮肤撕裂伤
皮肤撕裂伤可以是全层或部分的皮肤损伤,是剪切力、摩擦力或钝力导致表皮层与真皮层分离所致的皮损。尽管伤口表浅,但却能造成严重的疼痛感并可能导致出血或淤青。皮肤撕裂伤可发生在皮肤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是创伤后(如发生碰撞或跌倒)发生在老年人的上臂、下肢及手背。
预防:皮肤撕裂伤的预防应包含保护皮肤免受剪切力、摩擦力或钝力损伤,妥善摆放体位,避免粘性胶带的使用是预防皮肤撕裂伤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粘性胶带在去除时可能会导致皮肤的撕裂。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其它的预防策略包括强调操作的轻柔,鼓励有皮肤撕裂风险的人穿长袖衣物及长裤,做好皮肤的保湿,创造安全的环境,避免被绊倒或跌倒。
治疗:皮肤撕裂伤的治疗措施取决于撕裂伤的类型(1型、2型或3型),何种类型的判断依据损伤的深度。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早期护理包括出血时通过干燥清洁织物或纱布持续按压至出血停止。该区域应该用盐水或温水清洁并拍干。如果出现皮瓣,重新回位并对齐。应用非粘性敷料覆盖伤口。使用胶带固定时,应确保胶带未与皮肤接触,或使用纱布包扎,末端打结。
三、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又称为压疮或褥疮,是因为持续压力、剪切力或其它因素导致的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损伤。尽管压疮多发于骨突部位,但是其它解剖位置也同样可以发生。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压力性损伤表现形式多样,从皮肤完整仅有压之不变白的红斑到全层皮肤缺损至肌肉或骨骼的暴露。压力性损伤可因移动性受损而导致,医疗器械如气管切口颈部固定材料、轮椅或骨科夹板等的使用会造成相应位置皮肤完整性受损而出现压力性损伤。
预防:评估皮肤的高风险部位每日至少一次是重要的,应检查任何受损部位(如压之不变白的红斑、皮肤破损、水肿、组织性质改变或疼痛)。如出现上述问题中的任何一种,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建议照护者应联系卫生保健专业人进一步的评估,同时给予全身皮肤护理,包括定期沐浴、皮肤保湿、及时的失禁护理。对于移动性受损的患者,给予定时的小的位置转换,评估医疗器械下及周围的皮肤每天两次。
治疗:压力性损伤可以快速恶化,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每一次更换敷料时,照护者应使用生理盐水或可饮用水清洁伤口,然后轻拍待干,使用卫生专业保健人员推荐的敷料。另外,照护者应避免翻身时将压力性损伤区域置于受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