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NEWS

青岛养老院:60岁以后注意这6点,平安过冬!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11-12

四季更替,今年的冬天已经开始。民间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数据证明:冬天离开的老人最多。青岛新万增养老院指出,老年人易在冬天离世,并不是我们的错觉,数据能印证这点。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的死亡人数比夏季多41%,其中大多是老年人。并不是中国才有这样的季节魔咒,国外的相关研究也发现了老年人的死亡率与季节息息相关。

 

挪威、英国和威尔士等国家、地区,针对65岁以上人口死亡率的调查显示,冬季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季。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冬季死亡人数比其他季节多4.4万,其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3.6万,老人成为冬季死亡高发人群。总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冬天对老年人来说,确实是一道坎。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送您6个平安过冬锦囊

 

一、保暖护好头和脚:增强抵抗力

 

老人过冬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重点护好身体的两头——头和脚。戴好帽子,穿双暖和的鞋子,正如一根扁担挑两头。

 

冬季,人体的热量主要是从头部散失。据测试,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散热量的30%;气温4℃时占60%;零下15℃时占75%。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脚部受凉后会使全身血液循环减缓,身体代谢变慢,导致抗病能力下降。

 

二、合理饮食

 

总体上要注意少盐、少油、少糖,切忌暴饮暴食、摄入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要充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人每天水果的摄入量应在200~350g,蔬菜则要在300~350g。

 

三、洗澡先洗脚:防心脑急剧缺血

 

气温低时,温热的洗澡水突然从头而至,身体会“措手不及”,引起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在皮肤表面,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急剧缺血,头晕、胸闷甚至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会随之找上门来。

 

洗澡前先用热水冲冲脚,待脚部暖和后再慢慢往身上淋水,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四、热身后再出门:预防跌倒、骨折

 

老年人在寒冷天出去活动时,先在家里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做做热身活动,等肌肉热起来,不再僵硬了再出门。

 

五、打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疾病

 

冬季老年人抵抗细菌的能力较弱,容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建议到医院预防保健科或是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以便安全过冬。

 

六、吃的药别乱停:防止病情波动

 

很多慢病常常会受到季节的影响,比如高血压,气温下降时,血压就容易升上去。老人在冬季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找医生调整药物。但不可随意停服,否则很可能出现病情波动,甚至出现危急重症。

 

返回 新闻列表
1321086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