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3年前的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手不利索了,先是肩膀痛,慢慢地手臂抬不起来,梳头不方便了。她以为是得了“五十肩”,听了朋友的建议,拼命锻炼,爬墙、吊环、瑜珈……都没有用,而且疼得越来越厉害。最后她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是肩膀处长了骨刺,因为她的过度锻练,骨刺又造成了肩袖撕裂和神经损伤。
那么“五十肩”到底是什么病?什么样的肩膀痛才是“五十肩”?肩膀痛应该如何治疗?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新泰康养老院)中医骨伤科专家为您解答。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凝肩、五十肩,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该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误区:别随意甩肩按摩过度锻炼
肩周炎的治疗原则一般主张治疗与功能锻炼同时进行,但是这种功能锻炼以不加重患者疼病为前提。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新泰康养老院)中医骨伤科专家表示,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持续1—2年,也就是说冻结肩可以自愈。在发病之初患者只是肩膀酸痛,渐渐进入冻肩期,一段时间后又会自行慢慢“解冻”,逐渐恢复肩关节功能,疼痛也会消失。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康复物理治疗师手法治疗、运动疗法、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和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但是患者必须根据病情到规范的医疗机构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不可盲目进行自我锻炼或按摩,以防出现新的损伤和病情。
另外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新泰康养老院)中医骨伤科专家也指出,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劳损,使得冻结肩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门诊上不难发现很多岛城青壮年人也染上此病。在许多人看来,肩周炎无非就是肩膀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因此不重视,这其实也是误区,因为肩周炎除自身危害外,会引起一些并发症,肩周炎对骨关节、肌肉都有影响。
提醒:不是所有肩痛都是“肩周炎”
在临床上,因为肩膀疼痛及活动受限而就诊的患者并不少,但并不全是‘五十肩’。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新泰康养老院)中医骨伤科专家提醒,临床常见的肩痛分为四类——内源性肩痛:可由肺尖部的肿瘤、膈肌下脓肿等原因引起;神经源性肩痛: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空洞症等;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肩痛: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最后一类则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广义肩周炎,是由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的肩痛,包括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症、肩关节不稳、冈上肌腱钙化及狭义的肩周炎等。
狭义的肩周炎又称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关节周围炎、肩凝症、冻结肩,与肩关节退行性改变、外伤、慢性劳损、内分泌紊乱、环境等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压痛、怕冷,梳头试验阳性。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肩痛,一般不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每一种疾病都有不同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有不同的运动锻炼方法和禁忌动作。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病情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法。所以,患者如有肩痛还是到专业的门诊就诊,以防被误诊、误治,盲目运动导致病情加重的现象非常普遍。
肩周炎有“保健良方”
1、注意防寒保暖。肩部受凉是肩周炎的常见原因。寒冷湿气侵袭机体,可引起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组织的代谢减慢,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肩部受凉。
2、加强功能锻炼。肩周炎的锻炼非常关键。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太极剑,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钦组织的损伤。
3、纠正不良姿势。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群是肩周炎的高发人群。这类人群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授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4、对健侧肩积极预防。对于已经发生肩周炎的患者,除了要积极治疗患侧外,还应同时预防健侧发病。有研究表明,有40%的肩周炎患者患病5-7年后,对侧也会发生肩周炎;约12%的患者,会发生双侧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