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从口腔前部到贲门的吞咽通道中的某一部分发生病变,吞咽反射径路的某一部位受损或受到邻近病变的影响,皆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出现吞咽不畅、食管内食物积留、饮食向鼻腔反流或部分进入气管等病征。下面,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为您介绍几种老人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1.基础训练法
用于脑损伤急性期进食前及中重度摄食、吞咽障碍的老人进行摄食训练之前的预备训练。
(1)发音运动训练
发音肌群与吞咽肌群有共同的作用,很多老人在吞咽困难的同时,伴有言语障碍。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认为训练时先利用单音单字进行康复训练:如张口发“ā”音,并向两侧运动发“yi”音,然后再发“wu”音,也可缩唇,然后发“f”音,像吹蜡烛、吹口哨动作,通过张闭口动作促进口唇肌肉运动。
(2)颊肌、喉部内收肌运动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建议有吞咽障碍的老人轻张口后闭上,使双颊部充满气体、鼓起腮,随呼气轻轻吐出,也可将手洗净后,作吮手指动作,以收缩颊部及轮匝肌肉运动,每日2回,每回反复做5次。
(3)寒冷刺激
寒冷刺激可以提高软腭和咽部的敏感度,增强吞咽反射。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建议可用冰棉棒接触腭弓为中心的刺激部位,左右相同部位交替。
(4)呼吸道的训练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深呼气—憋气—咳出的呼吸训练法,提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误咽。同时,可进行咳嗽训练,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能力,引起咽下反射,防止误咽。
(5)反复轮换吞咽
当咽部已有食物残留,如继续进食,则残留积累增多,容易引起误咽。因此,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建议有吞咽障碍的老人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作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或数次吞咽或将各种适合食物交替进食后再进行空吞咽。
2.摄食训练法
(1)进食的体位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认为进食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又安全的体位。不能坐位的老人,根据病情取躯干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健侧肢体在下,此体位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物向舌根运送,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也可头稍前倾45度左右,这样使食物由健侧咽部进入食道,亦或可将头轻转向瘫痪侧90度使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
(2)食物在口中位置
有吞咽障碍的老人在进食时应把食物放在口腔最能感觉食物的位置,最好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吞咽。
(3)调整进食的一口量和控制速度
一口量即最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正常人约为20 ml。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认为对有吞咽障碍的老人进行摄食训练时,一般先以少量(3-4m1)试之,然后酌情增加。每口进食量在2-20ml之间,每次间隔30min左右,每口等前一口吞咽完全后再喂,避免2次食物重叠入口的现象。
3.摄食、吞咽障碍的综合训练
(1)重建进食习惯
老年性吞咽障碍者进食时注意力应集中,细嚼慢咽,保持吞咽反射协调地进行,避免进食呛咳。若出现呛咳现象,应立即停止进食,使其侧位,鼓励咳嗽,轻叩胸背部将食物颗粒咳出。
(2)心理护理
吞咽障碍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的抑郁发生率为25%-60%,焦虑发生率为18.4%。因此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建议在为有吞咽障碍的老人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既要注意功能障碍方面的训练,又要结合患者自身施行心理护理,始终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3)提倡综合训练
有摄食、吞咽障碍的老人仅有口腔功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青岛新泰康养老院)提倡综合训练,包括肌力训练、排痰法的指导、上肢的协助进食功能训练、辅助器具的选择与使用、食物的调配,进食前后口腔卫生的保持等,凡是与摄入有关的细节都应该考虑在内。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新泰康养老院)建议对有吞咽障碍的老人进行康复护理训练越早越好,要抓住最佳时机对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康复训练,降低各种并发症,提高有吞咽障碍的老人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