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NEWS

白天爱打盹?青岛养老院提醒心衰风险

来源:   作者:青岛新万增养老院    时间:2021-07-16

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不少人受到“夏打盹”的困扰,经常哈欠连天。适当打盹可以补充夜间睡眠不足,对身体有一定益处。但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新泰康养老院)提醒,白天频繁犯困、打盹,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近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刊登一项研究提醒,白天打盹时间过长、次数过多,与心衰风险增加有关。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新泰康养老院)教你识别“危险的打盹”,并划出最该警惕的人群。

 

白天爱打盹,心衰风险高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刊登的这项研究发现,白天打盹过长或过多,也与未来心衰风险增加有关。研究者认为,白天打盹过多可能是心衰的临床前表现。研究人员在14年间共分析了1140名老年人,其中76.1%是年龄在73~87岁之间的女性,并且每位老人在试验前均没有心衰等心血管病症状。

 

研究人员以10天为周期,通过睡眠监测的方法,记录了老人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的小睡次数与时间,并通过考克斯比例模型探明小睡的长短、次数与心衰的关系。结果发现,有86名老人在平均5.7年内出现了心衰症状;每天午睡时间超过44.4分钟,以及午睡超过2次,会大大提高老人得心衰的几率。以上研究结果被证实不被任何变量,比如夜间睡眠质量、心血管病等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晨间、午间小睡的时间和次数直接影响老人心衰的产生,未来研究需要更加注重寻找提高夜晚睡眠质量的方法,从而帮助老人减少因白天打盹而增加患心衰的风险。

 

白天老犯困,警惕五种病

 

如果频繁犯困,或聊着天就睡着了,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新泰康养老院)提醒应警惕以下健康问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见于肥胖、有酗酒等不良习惯的中老年男性。睡眠打鼾是最典型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鼾声响亮但不规律,时断时续,声音忽高忽低,还会因呼吸不流畅出现短暂的窒息。患者即使夜间睡眠时间很长,也得不到足够休息,白天就会出现没精神、疲倦、瞌睡等表现。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减少,除了容易打盹,还可能有懒散、不愿活动、肢体肿胀、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表现。

 

脑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的脑血管硬化情况相对较重,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甚至形成血栓,造成脑梗塞,加剧脑组织缺氧缺血,影响大脑正常功能的发挥,出现打盹等表现。这类病人可能还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尤需注意。

 

根据临床观察,约有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病前5~10天内会出现频繁打盹现象,这是大脑严重缺氧发出的求救信号。因为血管硬化后,造成血管壁弹性降低,血管腔变得相对狭窄,流向大脑的血流量会慢慢减少,长此以往,脑组织就会处于缺氧状态,最终导致中风。

 

青岛新万增养老院(原新泰康养老院)提醒,在炎热夏季,中老年人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频繁打盹,且伴有头晕、乏力、肢体麻木,特别是“三高”和有中风病史的人,一定要高度警觉,尽早到医院就诊及检查,同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控制基础病,避免中风发生。

 

返回 新闻列表
1321086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