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NEWS

青岛新泰康养老院教你改善或预防脑供血不足

来源:   作者:青岛养老院    时间:2021-05-17

 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全身上下都可能受到不良影响。究竟哪些原因容易造成这一现象的发生?由三高导致的血管狭窄、血流缓慢,心脏疾病,低血压,颈椎疾病都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头痛、记忆减退等相应症状。如何改善或预防脑供血不足?青岛医养结合的五星级养老院——新泰康养老院给出以下建议:

 

对于已有脑供血不足症状的人而言,找到病因并积极控制是关键。如:“三高”人群,应尽可能地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防脑血管进一步病变,加重脑供血不足;心衰、房颤、颈椎病患者等也应积极治疗。而对于正常人而言,随着血管的老化,也难免出现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因此,积极预防是关键。

 

青岛失能老人养老院——新泰康养老院给出以下几种方法,既适用于健康人群预防脑供血不足,也适用于脑供血不足人群进行改善。

 

1、一组营养素,保护血管

 

补充抗氧化物质

 

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番茄红素等抗氧化物质能帮助清除自由基,减少其对血管的损伤,从而辅助减少脂类物质等在血管壁上沉积,预防血管管腔狭窄,以保证血液供应充足。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番茄、蓝莓、桑葚、橘子等,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每天应保证足够的摄入量。

 

多吃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还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对预防高血脂、保护心脑血管大有益处。生活中不妨适当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肉、坚果、蘑菇、奶类等。

 

2、“一动一泡”,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促进血液循坏,可改善因血流缓慢等原因导致的脑供血不足。

 

运动

 

运动是非常好的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的方法,能辅助通畅血流,改善脑供血。

 

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游泳等,每周至少3次。运动强度以中等为宜,即心跳稍快又能轻松说话,但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此外,看电视时也可以踮脚,它能使心肌获得更多的氧气,也能增加下肢血液的流通量,增加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泡脚

 

泡脚也是公认的促进血液循环的好方法,建议每天晚上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还可遵医嘱添加部分相关中药,更有利于血液循环。但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患者、皮肤感染破溃患者需谨慎进行。

 

3、三个姿势,一种操,护好颈椎

 

现如今“低头族”随处可见,颈椎承受的压力可能高达50多斤,更易发生颈椎病变,压迫血管,影响大脑供血。

 

纠正不良姿势

 

走路时应抬头挺胸、平视前方,不要含胸驼背,以免压迫颈部神经,久而久之造成颈椎骨质增生。坐着时可以在颈椎处放一个靠枕,起到支撑作用,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睡觉时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以10~15cm为宜。

 

“米”字护颈操

 

健康人群平时不妨适当多活动活动颈椎,放松颈部肌肉,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带来的僵硬感。可以用头跟着“米”字的笔画运动,前后左右全方位锻炼颈椎。但要注意动作幅度,不要引得脖子咯咯响。

 

返回 新闻列表
1321086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