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重老年人的观察知识
凡属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老年人,均称为危重老年人。观察病情是护理危重老年人的先决条件,如老年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意识的变化,排泄物异常,精神状态的紊乱等,都能帮助养老护理员识别危重老年人。
1 .观察生命体征
( 1 )体温的变化
体温低于35℃以下,多见于休克及极度衰竭老年人,体温持续低于正常体温常是病情危险的征兆。体温突然升高,多见于急性感染,过高的发热(40 ℃ 以上)及持续高热,均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2)脉搏的变化
测量脉搏的过程中,要注意脉搏的快慢、强弱、节律是否正常,如发现脉搏每分钟少于60 次或多于14 。次,当间歇脉、脉搏短促出现时,均说明病情有变化。
( 3 )呼吸的变化
主要观察呼吸的频率、深浅、节律、呼吸的声音,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内气体交换障碍,均可发生呼吸改变。当呼吸严重抑制时,可出现点头样或潮式呼吸。如呼吸频率每分钟多于40 次或少于8 次,都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 4 )血压的变化
对高血压和休克老年人观察血压具有特殊意义。若舒张压持续高于21.3kP(160mmhg ) 以上,或收缩压持续低于12 kPa ( 90 mmHg )以下,或时高时低,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2 .观察瞳孔变化
瞳孔变化是许多疾病,特别是颅内疾病、药物中毒等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 1)瞳孔对光反应
拇指和食指分开上下眼睑,露出眼球,用电筒光直接照射瞳孔,观察瞳孔对光线的反应是灵敏、迟钝或是消失。正常人对光反应灵敏,当光线照射瞳孔时,瞳孔立即缩小,移去光线或闭合眼睑后又可增大。危重或昏迷老年人,根据程度的不同,对光反应表现为存在、迟钝或消失。
( 2 )瞳孔大小
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其直径为2 . 5 一4 mm ,两侧等大,呈圆形。瞳孔直径小于2 mm 为缩小,大于5 mm :为扩大。双侧瞳孔扩大,见于颅内压增高;两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等药物中毒;危重老年人的瞳孔突然扩大,常是病情急剧变化的标志。
3 .一般情况观察
( 1)营养状况
营养状况以皮肤、毛发、皮下脂肪和肌肉发育的程度来判断。
( 2 )表情和面容
疾病的轻重缓急以及疾病的性质,都可以影响老年人的表情和面容。急性传染病或热性病(即有发热的疾病)的早期,如患流感、肺炎球菌肺炎,常出现两颊潮红、口唇干燥、呼吸粗大、皮肤发热等征象,这被称为急性病容。相反,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老年人,如肺结核、长期发热、癌症等,由于久病体虚、消耗多、营养情况差等原因,老年人表现消瘦无力,面色苍白;或有色素沉着,说话费力,精神萎靡,双目无神,这种面容称为慢性病容。
( 3 )姿势和体位
老年人的动静姿势、体位和疾病有密切关系。不同疾病可使老年人采取不同的体位,休息时老年人大多安静平卧、活动自如,称为自动体位。神志不清、意识丧失或极度衰弱者,因不能随意移动其躯干和四肢,需要由旁人搬动,称为被动体位。由于疾病的影响,老年人被迫采取某种姿势以减轻痛苦,称为强迫体位。例如患有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的老年人,喜欢睡在病侧,使这一侧的呼吸运动减少,减轻疼痛,又不使积液压迫肺脏,增强健侧肺的呼吸活动,达到代偿的目的;患有严重心力衰竭的老年人或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老年人采取坐位,两手支撑在床边或椅背上,用辅助肌帮助呼吸,这种体位称为端坐呼吸。
( 4 )皮肤黏膜
某些疾病的症状可通过皮肤私膜的变化表现出来,养老护理员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皮肤的弹性、颜色、温度、湿度及有无皮疹、出血、水肿等情况。如巩膜和皮肤黄染,是黄疽的表现,大多是肝胆疾病的症状;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是缺氧的表现。
4 .意识的观察
意识清醒的老年人,语言清楚有力,思维合理,表达明确,对时间、地点、人物判断记忆清楚。意识障碍依据程度不同可分为:
( 1 )意识模糊
意识模糊是最轻的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答话简短迟钝。表情淡漠,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
( 2 )谵妄
谵妄是意识模糊伴以知觉障碍和注意力丧失,表现为语无伦次、幻想、幻听、躁动不安、对刺激反应增强,但多为不正确
(2)嗜睡
老年人整日处于睡眠状态,但可以唤醒,随又入睡,可回答问题,但不一定正确。
(3)昏迷
昏迷属于高度的意识障碍。昏迷的老年人对周围事物及声光刺激均无反应〔 如呼喊或言语刺激),但对强烈的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可出现痛苦表情;各种反射均存在,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