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失能老人因为缺少足够的安全意识,部分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遭受各类危险。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对普通人看似无害的事情,对他们确是极度危险甚至可能致命的。今天青岛新泰康养老院就来给大家细数一下这些“致命”风险和隐患。
呛咳风险
失智老年人很多都有喉肌松弛问题,吞咽时会厌不能完全封闭喉口,饭粒或汤水刺激气管,导致呛咳。而呛咳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对于肺炎老年人抵抗力弱,很容易变成重症,而对于一些严重呛咳则可能直接导致窒息等风险。与失智老人吃饭时候要特别注意,喝水吃饭时不要说话,如果遇到呛咳,可以尝试帮助他把头低下一点再吞咽,看是否仍有呛咳。
食物卡刺
依然是和饮食相关的一种危险因素。认知功能减退及中风后的老年人吃鱼、吃鸡必须极其小心,这类患者一般咽部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减退,难以通过口腔咀嚼辨别、剔除肉中的鱼刺、鸡骨。因此食用上述肉类时最好是家属帮助挑刺后剁成很细的肉泥,做成肉丸食用,一旦被卡到,绝不可采取硬吞饭团等方法处理,应及时到耳鼻喉科门诊取出。失智老人有时候不能判断哪些是食物,所有小件物品都会往嘴里放,这样也非常容易发生气管的卡噎,因此要注意不让他们拿玩。
粘稠导致肠梗阻
对于咀嚼功能退化的老年人,食用非常粘稠的食物一样有危险。举个例子,比如对于常人来说无害的粽子、糯米团等粘稠、难消化的食物,尽量不要给失智老人使用,即使食用也应该少量分次,否则易发生机械性肠梗阻。
走失死亡
很多失智老人都发生过走失,有些家属甚至认为每次都能找回来所以变得习惯而漠视。有调查资料显示失智老人若失踪48~72小时而仍未寻获,死亡率高达4成。而脱水与失温是走失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该危险只能防患未然,从防止老人走失开始,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些走失是在家中发生的,因为老人主动开门而走失。
跌落风险
城市或楼房的家庭则要防止老人攀爬窗户或从楼梯跌落。不慎从高处坠落,坠落时多导致颅脑出血、腰椎爆裂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不可恢复,预后很差,死亡率很高。不要以为很高的地方摔下来才会死人,如果碰撞的角度和物体凑巧,两米高也能摔死人。给老人配备一把合适的拐杖或助行器,能够有效帮助下肢无力的老人行走,并降低摔倒风险。
烧伤烫伤
失智老人因为控制能力和对危险的意识不足,有时候会主动触碰烫热物体,或失误引起烫伤。首先,要尽量防止老人能触碰到这些危险环境和物品,如果让老人做家务锻炼认知能力,尽量安排轻松安全的,并需要有人照看。如果不慎发生烫伤,在刚刚发生烧烫伤后的短短几分钟内,如果措施得当,可以显着减轻伤情。
交通危险
携带老人出门时候,要帮助他注意交通 安全,因为其他人并不能判断出老人时失智人群,因此驾驶人员并不能有意识的躲避或减缓车速。如果必要,可以购买安全绳,外出时将老人和照护者手臂系在一起,防止老人突然做出危险举动。这里还要说一句,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老人代步车”实际上,这类车辆很多都属于违法违规生产的电动交通工具。既没有响应的牌照和生产资格也没有专属的道路环境。
漏电危险
对于家中有失智老人的家庭,简单讲插座等都更换成有儿童保护功能的,并尽量不摆放在明处,尤其尽量让家电远离水源,防止老人因为喝水、洗手等行为发生的漏电伤害。电闸要采用有保险开关的,保证短路后立刻断电。于各种家电,有伤人风险的也需要布置远离老人的日常生活区域,并做好防护,平时未时候时候拔下插头,断电。
管路脱滑
很多失智老人在中晚期会借助各种辅助仪器或管路,比如食管、尿管、输液等,而管路脱滑会对老人造成严重伤害。管路脱滑80%是因为固定不当导致的,其次老人本身在不舒服时候也可能扯拽管道导致危险。对于前者,要做好充分的环境评估,并按照正确方式固定管线。对于后者,首先要尝试和老人进行沟通,告知对方必要性,并随时监控老人的情况,及时发现他的不适或意图。对于无法有效沟通的老人,在必要时候可以尝试使用约束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老人的舒适和情绪,尽量安抚老人,并让他感到放松。
用药风险
很多失智病人家属习惯通过借鉴其他家属的用药方式来给老人买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失智症的用药往往与精神类或安定类药物有关,这些药品在使用中需要非常谨慎,依照每个患者的不同医生会给予剂量。因此,建议在给病人用药前一定要先去正规医院进行问诊,按医生建议服药。
小活中有各种风险,但相对更不可取的是为了规避风险将老人约束在屋内。就像孩子的成长过程也会面对各种风险,但最好的父母是保护他让他在安全的情况下能自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