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养老院分析“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谁来管
来源:青岛养老院 作者:青岛养老院 时间:2018-08-13
在青岛新泰康养老院,入住者一批失智老人,他们在失智专区有专业护理人员看护,还能享受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护理费用享受政府补贴。目前,失智专区床位紧张,失智患者对失智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迫切,他们急需得到专业的照护。
青岛养老院分析“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谁来管
在国内率先试行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是青岛市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解决失能、失智人员医护(照护)难题的重要创新。2012年7月,青岛市首先在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中试行长护险,2015年又将这一制度扩大到农村,成为全国第一个医疗护理保障全覆盖的城市。截至2017年3月底,全市具有业务资质的医疗专护机构23家、养老护理院53家,分别承担医疗专护和护理院医疗护理;还有600余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区定点机构,定期或不定期派出医护人员,登门为居家的失能人员实施医疗护理。2017年1月,该市对失智人员试行“失智专区”管理,标志着青岛市失智老人在全国率先得到制度保障,这也是该市继身体失能老人享受护理保障待遇之后又一全国首创,百余名失智人员享受到了“长期照护”“日间照护”或“喘息服务”。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失智照护需求暴涨。在探索职工(居民)失能长护险基础上,今年,青岛市适时启动了长护险框架下的失智护理保障试点。
其中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是筹资层面高。2012年试点期间,职工和城镇居民的护理基金从医保基金和福彩公益金按规定划转。2015年医保城乡统筹后,职工长护险资金按照不超过基本医疗保险历年结余基金的20%一次性划转,另一部分每月按照个人账户月计入基数总额0.5%的标准,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划转(每年约5亿元),居民长护险资金按照不超过当年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费筹资总额的10%从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基金中划转(每年约3亿元)。
二是覆盖范围广。涵盖了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810万参保人。
三是报销比例高。失能失智参保人接受专护、院护、家护、巡护以及在失智专区接受照护服务期间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护理费,报销比例为80%-90%不等。
四是对定点护理机构有扶持政策。定点护理机构依其所具有和提供的医护(照护)规模、能力和服务,可得到长护险定额包干费用。
五是长护险项目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实现了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政府部门公信力的增强和公众服务能力的提高,也创造了商业保险公司发挥专业特长融入社会管理的极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