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 NEWS

青岛养老院深思:养老院排队100年

来源:青岛养老院   作者:青岛养老院    时间:2018-08-29
    近日,备受关注的个税法草案二审稿公布,其中一个新变化是赡养老人的支出也予以税前扣除。据称,这一变化是为了弘扬尊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充分考虑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加快,工薪阶层独生子女家庭居多、赡养老人负担较重等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青岛养老院深思:养老院排队100年

    养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杭州一家养老院推出一项志愿活动,年轻人可以租用养老院的空闲房间,每月只收300元房租,每个人需给老人提供20小时的志愿服务。

    小邱在外地读大学,他奶奶就是在家里养老的。被问及养老的事,他苦笑着说,养老就是一场消磨亲情的拉锯战。小邱说父母没想过让奶奶去养老院:“我觉得主要还是道德上的压力吧,毕竟那些亲戚肯定会说三道四,而且我们小城市的养老院条件很差的,他们估计也觉得养老院照顾得不如自己好。”但他们都高估了孝心的耐用度。

    小邱母亲快退休了,还在酒店做服务员贴补家用,父亲则是出租车司机,每天早出晚归。小邱的奶奶患有脑血栓,三天两头要往医院跑;老太太脾气还特别差,一点小事不顺心就骂人。“吵起来真是一团糟,我只能跑到同学家。”小邱叹了口气。

    在家养老问题多多,那么那些想去养老院或者没人照料的老人就能安安心心在养老院养老了吗?

    实际上养老院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

    “您的排队的人数在300人左右,所以这个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一些。”北京的蔡阿姨听到养老院工作人员的答复,有些不开心:这家社区养老院的100张床位早已住满,蔡阿姨已经排了好几年,可是前面还有300人。

    蔡阿姨最开始有这个念头,是自己的朋友住进了社区养老院,不仅解决了生活方面的困难,还有一群老年人每天一起唠嗑。看到子女照顾自己这么辛苦,蔡阿姨主动提出住到养老院。

    只是现在她实在不知道自己等不等得到住进养老院的一天。

    被养老院“一床难求”困扰的老人并不只有蔡阿姨一位。

    《北京晚报》曾报道过“全国标杆公里养老院”排位难的问题。这里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办,主要接收国家优抚老人,需要照料的离、退休老人,归国华侨老人和老年病患者。

    老人家属称,这家养老院什么都好,就是排不上号:“1万多人排队,每年只能入住几十位,即使按100人算,也要等上100年。”

    而与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情景相对应的是民办养老院高居不下的空床率。

    很多老人觉得民营养老院“收费高、条件参差不齐”,往往不会考虑。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养老院床位空置率超过50%,其中住不满的绝大部分都是民营。

    据全国老龄办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空巢和独居老人已经接近1个亿。到2030年,这个数据将会达到2个亿。如何让这2亿老人住进满意的养老院,有个地方安享晚年,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年轻人入住养老院这个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不了租房难的问题;让年轻人来养老院,也根本解决不了老年人精神寂寞问题。

    老人愿不愿意去养老院、中年人如何平衡父母在家养老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养老院资源紧缺等等问题,对每个家庭来说可能都难以平衡、难以抉择。

    在“我们赚钱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成为当代人的共同心声的今天,这些为人子女的中年人又受制于金钱与时间,可能既不能让父母享受最好的照顾,也不能长期陪伴父母左右。

    实际上,在养老这件事上,没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每个家庭的情况都千差万别,很难找到一个普适的方法。

    但在养老与生活之间寻求平衡的每个人心里也都明白:父母和自己的缘分,大概就只剩目送他/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了。
返回 新闻列表
13210863518